我們不該只有夢想

面對挑戰,選擇相信

顧明翰,26歲,從小不愛念書、功課不好的他,在以成績為導向的教育環境下成長,既沒有自信,也找不到學習的意義。大學二年級,顧明翰開始了第一次服務學習:用徒步環島、為急難家庭募款的方式,開始了他給自己的功課。

一路上大小挑戰不斷,除了在夏季天氣燥熱,每天長時間的移動,讓腳趾頭因過度摩擦而受傷,更不用說腳底腫的像金魚眼的超級大水泡!但是比起環島的艱難,募款的壓力更加龐大。當他在艷陽下連著5小時挨家挨戶說明募款動機,卻只有1人捐款時,開始讓他對這個募款計畫產生質疑。他不禁問自己:「我為什麼要做這件事?為什麼好的事情卻遭到拒絕與否定?」

此時,一個11歲的男孩停下來聽完他的說明後,用小小的手拿了零錢對他說:「我想幫助那些有需要的人。」一句簡單的話,就是他一直在尋找的解答,小男孩意外的舉動讓顧明翰得到了寶貴的一課。

面對孤獨,學習和自己獨處

當我們習慣用手機、社群媒體等虛擬網絡關注他人的一舉一動,不知不覺中竟沒有時間和自己相處。意識到這是個難得的機會,在為期48天的環島旅程中,顧明翰整理了生命中的每個階段,和不同時期的自己對話。面對一路走來經歷過的高山到低谷,他一直在問自己三個問題:「我從哪裡來?」、「我為什麼會在這裡?」、「我要往哪裡去?」得到答案後他知道,他一直都在做對的事情。

一段旅程結束後,顧明翰又開始上路。從陪著身障朋友登山、到尼泊爾震區勘查、協助救災工作。從服務的過程中,原本一個只有夢想、只知道拼命往前衝的大男孩,開始看見自己的渺小,懂得謙卑,並領悟到服務是彼此的陪伴,透過一起完成目標的過程,豐富雙方生命中的精采時刻。

相關相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