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大校園綻放的杜鵑,彷彿告訴我們春天的腳步近了。生命教育春季影展第二場播放新加坡電影《爸媽不在家》(ILO ILO),該片獲得第五十屆金馬獎最佳劇情片,表面上看似平實的小品,但電影中所展現的格局,卻十分細膩且具有高度,片中主人翁的遭遇和處境,也與當前臺灣社會的現況十分接近,觀眾很容易對於片中角色產生投射,觀後可讓人好好地沈澱,伴著杜鵑花香回味。

很多人好奇《爸媽不在家》的英文片名為何是ILO ILO,緣由是因為這部電影取材於導演陳哲藝小時候與家中菲傭相處的經驗,ILO ILO則是菲傭的家鄉。《爸媽不在家》從日常生活中的瑣事延伸議題,主軸演的是小孩家樂與菲傭Terry從生疏對立、摩擦到逐漸培養出深厚感情不捨分離的過程,以及家樂的父母在家庭、金錢以及職場中所面對的層層壓力,被逼得喘不過氣,彷彿地雷般,不知何時會引爆,因為那時候,他們正好遇到1997年金融風暴來襲……

很少人追問:移工回家後,怎麼了?

映後座談邀請到天下雜誌獨立評論的廖雲章主編,她長期關注東南亞移民移工的議題,才剛從印尼回來的她,以「爸媽不在家之印尼移工回家」為題,和電影帶來的共鳴與觀眾進行交流。

廖主編分享了兩位印尼移工Nanik、Erin的故事,這兩位都曾得到移民工文學獎。Erin說:「閱讀讓他快樂,寫作讓他自由。」在臺灣工作三年,只要有空閒時間她就閱讀,讀了很多書,也開始創作;在台工作賺錢的關係,讓她在印尼家中的地位提升,而文學獎的獎金讓她可以在家鄉開設小型的圖書館,提供社區孩子們有閱讀的機會。Erin提到高中時的願望是擔任圖書館館員,卻因為沒有大學學歷而被拒絕,但她現在擁有自己的圖書館,並有能力和知識幫助附近的孩子學習英文。

在一起,是非常難得

由於長期在外,Nanik剛回家時,兒子和她是有距離的,但現在無時無刻不黏著媽媽,怕媽媽再離開他。為了提升家中的生活品質,接下來換爸爸要去韓國工作,如同電影中的Terry一樣,他們在異國工作的苦,只能往肚裡吞,畢竟這對他們的家庭來說也是缺了一個人,爸爸或媽媽不在家。或許全球化勞工流動的狀況,是不可逆轉的趨勢。

帶一本你看不懂的書回臺灣

廖主編和她的先生發起了一項特別的活動:「帶一本你看不懂的書回臺灣」,鼓勵到東南亞旅行的民眾買一本當地的書回台,捐到他們經營的獨立書店,再讓移工免費借閱,不但能解鄉愁,同時讓他們感受到臺灣人的友善。她說:「雖然我們的文化和語言跟東南亞差異甚大,但這是我們可以表達善意的方式,為這一道善意,推波助瀾。」映後座談中,也有觀眾提問請教,希冀幫家裡的移工借閱書籍;從帶書、借書、到讀書,這便是一連串善意的流動,相信這股善的力量,將會持續發酵,讓臺灣社會更良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