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生命教育春季影展特別挑選曾在2014年強勢問鼎奧斯卡的知名影片《我想念我自己》揭開序幕,當天氣溫驟降、下著大雨,但卻澆不熄觀眾的熱情,紛紛前來臺大圖書館國際會議廳參加活動,會場內瞬間座無虛席。

《我想念我自己》是改編自哈佛大學神經科學博士莉莎·潔諾娃的同名暢銷著作,故事描述一位天資聰穎、事業有成的語言學教授-愛麗斯,她在一連串失序的意外中發現自己罹患了早發性的阿茲海默症。對追求完美、自我要求甚高的她,從覺察病情、努力掙扎到情緒崩潰,她如何在漸漸失去記憶的過程中,重新理解活著的意義?身為她最親密的伴侶和家人,又該如何調適心態、面對這一切?為了呼應本片的主題,映後座談則是邀請臺北榮總精神部主治醫師蔡佳芬到場分享,她同時也是臺灣臨床失智症學會秘書長。

電影最後的一個畫面是,已經失智的愛麗斯,看著心愛的女兒說:「我猜是『愛』。」此刻,許多觀眾都哭紅了雙眼,而隨著場內的燈光亮起,蔡佳芬醫師娓娓道來她多年治療失智症以及陪伴病患家屬的經驗,與會觀眾迴響十分熱烈,對此議題提出許多疑問。

蔡醫師首先說明在失智症中最常見的就是阿茲海默症,一般來說,失智症的病程相較於癌症是比較長的,可是在治療的歷程中,家屬的心情卻是充滿矛盾和無奈,一方面希望醫生幫忙延長患者的生命,但另一方面卻在無形中加深彼此的痛苦;比如說患者到了中後期已經不知道鏡子中的反射影像是自己,因此當他們看到鏡子時會害怕、惶恐,這些病症看在家屬眼裡,是非常心疼和受苦的。當大腦逐漸損傷,對於自我認知開始崩解,進而連生氣、混亂、傷心的情緒反應都完全消失,最終喪失自我照顧的基本能力。從發病開始,患者和家屬最難以承受的,並不是死亡本身,而是面對一點一滴逐漸被吞噬的記憶和尊嚴,因此蔡醫師建議大家,在面對患者時,應該要考量患者的生活品質,而不是只一味地要求醫生延長生命。

接著,蔡醫師提到由於東西方民情與觀念上的差異,因此照顧患者的方式也不盡相同,在美國大部分的家屬會盡力陪伴病患維持跟以前一樣的社交活動,維繫原有的生活品質和人際互動;反觀我國,家屬的作法則多趨向保守,是因為當他們帶著患者出去時,常會招來異樣的眼光,蔡醫師提醒大家對於失智症患者應表現出基本的尊重,才有機會一起創造更友善的環境,讓病患和家屬體會到真正的溫暖與接納。

在蔡醫師最新的著作中曾提到:失智照護是一條漫長的路,有時烈日曝曬,有時風雨交加,與其沉浸在「你怎麼變成這樣」的悲傷,不如轉換成「至少我們還能相依相伴」的感恩。傾聽與扶持,就是最好的治療,而那些曾經共同擁有過的美好記憶,都將化為最深刻的愛,烙印在彼此的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