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季生命教育影展以「追求夢想、讓生命發光」為主題,在人生不同階段,會有不同的夢想。《最後的馬拉松》和大家在歡笑與眼淚中分享一位生命跑者在人生最後一個階段仍不放棄追求夢想的故事。

男主角保羅是曾拿過1956年奧運金牌,風雲一時的馬拉松選手。他和妻子兩人原本自立生活於鄉間,工作忙碌的女兒因為擔心不時發病的母親,也怕年邁的雙親無法照顧自己,建議他們搬進養老院。遇到這樣的人生轉折,保羅不向養老院枯燥無味的生活妥協,下定決心「人生就是一場馬拉松比賽,我要跑到筋疲力竭為止」

妻子和女兒一開始因為顧及保羅的年事已高,反對他重返運動場上。但在保羅堅持下,妻子也讓步了,參加柏林馬拉松成為他們生活的共同目標。只是過程中,妻子難敵病魔的侵擾不幸過世,留下保羅一個人繼續向前。少了太太在一旁當教練,他只能不斷提醒自己「千萬別停下來,停下來就輸了。」他對跑步的熱情和專注改變了養老院裡其他老人對生活的態度,彼此建立起真誠的友誼。在最後衝過終點線的那一刻,女兒和好友們都為他起立鼓掌,大聲喝采。

片中除了探討老人的內心世界外,更揭露了高齡化社會中晚年喪偶的痛苦、和成年子女相處的微妙關係……等議題。映後座談特別邀請到臺大社會工作學系的楊培珊老師來和大家分享。楊老師是社工背景出身,長年投入長者照護、老人福利等相關領域,推廣健康老化的理念。

培珊老師首先提出一個問題:「我們如何定義老年?」現今臺灣平均年齡是80歲,然而社會對老人的共同想像卻是沒有夢想、沒有未來、沒有價值的一群人。臺灣社會需要重新認識老人,翻轉對「老」的既定印象,理解老人其實可以是身心強韌的一群人!

如果我們能翻轉對老年的僵化思維,不論年紀多大都能再次啟動。但要怎麼動?動些什麼?以及動到什麼層次?培珊老師鼓勵長輩要走動、要活動、要運動,更要「靈動」,持續不斷地充實心靈。當我們隨著年齡越來越長,面對身理和心理無法控制和必然會出現的衰敗退化時,若能保有靈活而動態的自在,不僅自己能堅強的跑到最後一刻,同時更能夠展現深層的生命價值,進而影響他人、感動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