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第十五屆生命教育學術研討會

第十五屆生命教育學術研討會於2019年10月26-27日舉行。今年的會議主題為「人的靈性」,兩日議程共有3場專題演講、9篇論文發表和1場焦點論壇;研討子議題包含:生命教育、靈性教育、靈性修養、靈性觀與修養論等,邀請跨領域專家學者透過不同角度進行研討。

10月26日研討會第一天,很榮幸邀請到教育部潘文忠部長進行開幕致詞。部長首先肯定本研討會在生命教育學術發展深具指標性,歷年來邀集海內外相關領域專家學者參與,建立推動生命教育學術交流、發展的重要平臺。教育部推動生命教育已逾20年,透過政策發展與推動、課程教學與師資培育、研究發展與國際接軌等面向規劃行政機關與各級學校相應工作,推展生命教育之實踐,未來並期待藉著「學術研究」、「高教推廣」及「國教師培」三面向持續生命教育發展的落實與深化。透過對全人發展的關懷,提升社會文化使命、達至身心靈全人健康與幸福。部長懇切的致詞,為第十五屆生命教育學術研討會揭開序幕。

本屆研討會共安排3場專題座談。10月26日上午由本中心主任孫效智教授以「生命教育的哲學基礎」為題進行專題講座。孫教授首先介紹臺灣生命教育的發展背景與歷程,以及在這個歷程中生命教育的內涵如何被逐漸且有系統地形塑與提出。接著探討哲學在什麼意義上是生命教育的基礎。如何透過哲學方法來界定生命教育範圍、組織根本的生命課題、並以系統性的方式探索生命課題,建構假設與理論,從而發展出生命的學問。下午的專題座談則邀請到香港教育大學課程與教學講座教授李子建副校長以「香港職前及在職教師對教授『快樂與幸福感』的觀感研究」為題發表專題演講。職前及在職的教師對於快樂的教授有不同程度的認知,但教師正向教學態度會大大影響學生。10/27上午由專題演講揭開序幕。主講人是南華大學生死學系釋慧開講座教授分享現代人與現代社會的心靈課題,啟發帶動學生以生命力融入己身的成長歷程與學習活動中,成為社會的中流砥柱。三場演說兼具理論基礎與應用實務,演講後均有專題座談,與現場與會者交流,相當精采豐富。

論文發表的部份包含:輔仁大學宗教學系蔡怡佳教授發表〈在大地的腹肚中遨遊——從生態繪本談自我與生態靈性教育〉、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張淑美教授發表〈從Paul Wong第二波正向心理學談幸福與靈性修養〉、華梵大學東方人文思想研究所釋聖因法師發表〈由跨文化觀點探討靈性教育〉、臺北教育大學教育學系林佑真副教授發表〈臺灣青少年的靈性健康及其對靈性的看法〉、輔仁聖博敏神學院胡淑琴副教授發表〈從卡爾.拉內的「無名基督徒」概念來反省基督信仰的靈性教育〉、政治大學歷史系暨宗教所崔國瑜副教授發表〈第四世紀沙漠教父伊瓦格魯斯的靈性教育〉、臺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劉滄龍教授發表〈「無知之知」與「無為之為」——莊子非主體的實踐之知與美學活動〉、中國文化大學哲學系蔡龍九副教授發表〈道德的定位與落實——以劉蕺山《人譜》為核心〉,以及輔仁大學宗教學研究所陳祈蓁博士生發表〈自我關照、聖凡兼修——論臺灣一貫道的修行觀〉等9篇發表。

「靈性觀與修養論焦點論壇」由輔仁大學潘小慧教授主持,臺中教育大學教育學系李彥儀助理教授、輔仁大學哲學系暨全人教育課程中心黃鼎元助理教授、慈濟大學通識教育中心鍾隆琛助理教授三位學者進行交流與對話,分別討論「儒家靈性觀與修養論」、「靈性修養與知識的層級」、「儒家靈性修養觀的定位」等議題。

兩日研討會從不同角度切入,探索靈性教育、靈性健康等子議題,許多在教學現場的老師,非常關心靈性教育在教學實務之應用,相繼提出疑問、想法與意見,學者與聽眾互相交流,對話過程十分精彩,第十五屆生命教育學術研討會就在大家熱烈的交流、互動和討論之中圓滿地落幕。

相關相片